《青春大甩卖》/Lydia,2024


我曾在一群白色羽毛、黄色脚蹼的海鸥中见到一只格格不入的鸟,它白色的羽翼间参杂着棕灰色的羽毛,除了一双漆黑的脚蹼外,身形与海鸥相差无几。它在海鸥间不安地四处走动,发出难听的、巨大的叫声,它走到海鸥面前,海鸥们便刻意地走开。后来别人告诉我,这是还未长大的小海鸥,它似乎还不会像大海鸥那样掠夺人类的食物。这只小海鸥在接近成年海鸥时会刻意地将脖子缩起来,装作幼鸟的样子,在大海鸥无视它离开后,它便又伸出脖子暴露它即将成年的事实。这不禁让我意识到我与这只海鸥的相似之处,我们都正处在成长的尴尬时期。少女时代究竟是在什么时候结束的?没人能准备回答。但我想,当我意识到少女是他人凝视中欲望和幻想的化身时,我开始用第三者的眼光审视自己和身边的其他女孩儿时,我把别人的幻想开始强加给自己时,我便失去了许多少女不自知的野蛮生命力。在这种患得患失中,我和身边的许多人似乎进入了青春和成人之间的灰色地带。我们已经羞于被称作少女,但却也毫无大人姿态,这个灰色地带在短暂的少女时期和不知何时会到来的成人时刻之间显得格外漫长,就好像两栖动物一般停留在水生动物到陆地动物进化的中途,不伦不类、怪异、因无法归类而被重新分类。

这种两栖动物一般不上不下的感觉构成了《青春大甩卖》的情绪基调。酉良镜头下的女性们似乎都处在尴尬的换毛期,她们露出困顿的表情、在大人的伪装之下露出马脚、稚气与疲惫共存。她们是正处青春期的少女还是已经褪去雏毛的成年人?酉良的镜头不作回答,也不凝视,只留下沉默的、惴惴不安的心互相依偎。酉良曾描述自己的青春期的结束好像遥遥无期,她十几岁时想要得到解答的疑问至今仍然无解,她仍然无法和年少时的敌人和爱人们和解。酉良的镜头抗拒去刻意讲述遥远深奥的故事,因为成长对于历经者来说本来就不是哲学与诗歌,它极其私人、难以共享也无法转述。我们以不一样的躯体感受它,用各自的语言描述那种感觉,没有人能替别人去体验,但我们都知道这是成长带来的不适。

我希望当你翻开这本书时抛弃以往阅读摄影书的习惯,尽量不去解读图像的意义。我希望你像看待儿时同伴那样去看书中的她们,希望你在想象她们的少女时期和成人模样时,也回想自己在灰色地带中走了多远。对我来说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好像历经一次艰难又突然的漂移,在公路上天旋地转地改变方向,却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朝人生的哪个方向行驶。《青春大甩卖》慢放了一次人为的眩晕,我们跟随酉良去细细体会失去青春的怅然若失和不合时宜的疯癫,下一秒或许我们即将从摩托车上跌落、下一秒或许我们将进入一场漫长的塞车,但在这一刻我们只管沉沦在对青春伤痛偶像剧的迷恋之中。



管韶爽

1/4 of Pearl Slug Studio

2024.4.17于上海